收集了【考前必看】2024年高考物理解题思路与技巧大全分享给大家。
【思路技巧】整体法与隔离法
1.整体法:在确定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时,把(加速度相同的)多个物体看作为一个整体或多个过程看作整个过程的方法;
2.隔离法:把单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或只研究一个孤立过程的方法.
3.当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求系统整体的加速度宜用整体法,当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宜用隔离法
【思路技巧】动态平衡及极值问题
动态平衡是指研究对象的某些参量在变化,如速度、受力状态等,但是非常缓慢,可以看成平衡状态,因此题目中有关键词「缓慢」、「轻轻地」等(公众号:屋里学家)
1.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基本方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若出现直角三角形,常用三角函数表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图解法的适用情况:用图解法分析物体动态平衡问题时,一般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有两个不变量,即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或另两个力的夹角不变.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分析力的最小值问题的规律:
①若已知F合的方向、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则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为F2⊥F1;
②若已知F合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则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为F2⊥F合.
4.解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表达式(通常为三角函数关系),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5. 相似三角形法的适用情况:对于两个力的方向都在变化的情况,通过相似,转移力三角形到结构三角形中求解
6.解决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
①极限法: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 (公众号:屋里学家)
②数学分析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函数图像),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三角函数极值).
③物理分析方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
上一篇:2024届高考物理-考前指导课件